特朗普四面楚歌 貿易戰進退失據
日期:2025-05-08
2025年特朗普政府重啟全球關稅戰,試圖以「美國優先」重塑國際貿易秩序。然而,第一階段結束後,美國不僅未能縮減龐大貿易與財政赤字,反而陷入國內經濟動盪、國際信譽受損的困境。如今被迫進入密集談判的第二階段,但面對中國的強勢反擊與盟友博弈,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已顯疲態,未來90天若無法破局,恐將徹底進退維谷。
貿易戰已為美國帶來慘痛的代價。首先,關稅政策推高美國物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5年美國通脹率將升至3%以上,消費者與零售商面臨貨架短缺,電子產品等行業成本激增。農業與能源產業更慘烈,對中國大豆出口暴跌67%,能源業因中國反制失去150億美元市場。
第二是金融動盪與衰退風險。美股兩日蒸發6.6萬億美元市值,債市恐慌推高借貸成本,10年債息已升高至4.3%以上,美元也大幅下跌,經濟衰退警報拉響。
第三是美國的國際信譽崩塌。美國脅迫盟友「選邊站」,如要求歐盟減少對華合作換取關稅豁免,反加深盟友的不信任,世貿組織(WTO)更痛批美國單邊主義破壞全球貿易體系。首階段失利,特朗普以「90天緩衝期」換取談判空間,變相令貿易戰進入第二階段談判,但困局難解,盟友讓步有限。原以為日本會是最早妥協的國家,但也是僅承諾增購美國能源與農產品,拒絕對核心產業讓步;歐盟因內部矛盾進展停滯,直至執筆為止仍是沒有達成任何一個協議。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立場強硬,為對抗貿易戰起了示範作用。同一時間,美國國內政治危機正在加劇,物價上漲激化民怨,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正不斷下跌。若6月底前無成果,特朗普將面臨共和黨內訌與選民背棄。若退讓,則會被批「對華軟弱」。
特朗普的關稅戰是一場「自殘博弈」-美國赤字未解,反陷通脹、衰退與盟友離心。中國以戰略定力突圍,成為反抗霸權象徵。即便少數國家在90天內妥協,亦難掩美國戰略失敗。當6月底期限屆滿,特朗普終將發現:關稅大棒揮出的,是失民心,失盟友及失關稅收入,盡是四面楚歌的迴響。這位狂人會有甚麼新招為自己解困,大家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