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你供得起嗎?

日期:2014-11-11

月入3.5萬元的市民,可以負擔今期居屋八成的單位。如果信以為真,便會高估自己承擔的能力,低估樓市的風險。今期居屋買家,如果抽中,最好請銀行評估自己的供款承擔能力。即「秤自己」,不是「秤層樓」。

 

今期居屋樓花長達二年,樓花期內買家不會辦理按揭,以免白供樓花利息。絕大部份買家會等到二年後收樓時,才申請按揭。這是一般情況下,合理的安排。但明年美國可能加息,情況便非一般。如果二年後,累加利息三厘。供樓支出大增,做成生活壓力。最要命是供樓支出超過負擔能力,銀行拒絕貸款。

 

這不是憂慮,而是實際的問題。居屋買家的財力有限,買不起私樓才轉買居屋。利息的上升,對居屋買家的衝擊,甚於私樓買家。居屋買家一般按揭比率高達九成,俗稱借到盡,對利息上升的防守能力更薄弱。私樓買家為了抵禦利率上升,傾向借少一點,平均按揭成數只有五成半。

 

除了利率上升幾乎不可避免。還得考慮自身的就業情況,是否穩陣。薪酬上調,是否追得上市場水平。除了「秤自己」的方法外,最好還是借少一點。如果能力不足,寧願放棄買樓,亦不要「借到盡」,承擔不能承受的風險。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