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略回软 利用家入市

日期:2018-09-07

本港住宅楼市在多项不利因素同时困扰之下,不仅楼价变得呆滞,成交亦明显萎缩。但楼市适度调整,不但有利用家趁低吸纳,也有助楼市走得更远升得更高。

 

笔者对於投资市场的一贯看法是稳步上扬而非狂升,这样才健康。因为无论是楼市、股市、金市及汇市等等,如果长期狂升而期间没有适度整固,不利长久发展,急升得多只会引来强大的回吐,反而损害市场购买力,并非好现象。

 

过去十年八载,本港楼市虽然在环球金融海啸之后意外地上扬,但期间总有一些调整,以至有些人认为转势大跌。但假如计入1997年至2003年和2008年金融海啸两次大跌市,实际上楼市走势上是有足够的巩固,不是直线上升,属於合理走势。

 

假如没有这两次大幅度整固,楼市见到今天的指数高度,走势绝不理想,因为市底不够坚实。有这两次大幅调整之后才去到今日位置,走势健康得多。很多市民都埋怨错过了这两次大跌的入市机会,楼价去到目前水平又见不到调整,他们购买力追不上,无法置业。

 

今年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展开贸易战,使到港股从历史高峰回软,但楼市还是企硬,连股市下跌也拖不低楼市。及后,贸易战集中针对付中国并且加剧,加上美国持续加息造成美元转强,导致新兴国家货币及股市显着滑落,港府又向发展商实施空置税,而本港银行界亦稍为调升按揭息率10-20点子,港楼才转趋交投疏落及价位呆滞。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变数着实太多,可以气氛好转也可以迅速恶化,其他因素亦对楼市产生下调压力,笔者估计今年第3季楼价有机会回落2-3%,二手楼成交量亦会缩减。

 

多项负面因素同时出现,楼市终於呈现不少买家期望的回调机会,楼价不再有上无落。市况有所调整是许多人希望出现,楼价走势变得平稳不再上扬,对於有意置业人士是一个好机会,因为能够趁低吸纳,属於用家的买楼时机。

 

尤以发展商为求避免给政府徵收空置税,会以楼价一成作上下限,更具弹性地调整一手楼售价,令买家更容易上车,而二手楼业主亦可能在卖价方面变得有商量。具实力的置业人士,不妨藉此机会以好价置业,无疑将来楼价有可能低於买家的买入价,具有一些风险,但如果不愿冒上风险,置业梦想未必实现得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