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银行续积极抢「供」

日期:2019-02-08

本港银行贷款业务增长,由前年的增长16.1%大幅下挫至去年底增长4.4%的低单位数字,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盈利。笔者坚信今年银行继续集中火力抢攻按揭,因为这样做有助争取高质客户,故已见银行出动高现金回赠吸客。

 

去年本港经济受到美国及中国贸易战的冲击,表现先升后回落,亦影响到银行业去年的贷款业务。前半段贷款业务有比较悦目的走势,非因经济良好,而是很多厂商及出入口贸易商都希望在贸易战未恶化前尽早将货品付运到美国,以便锁定早段的生意。去年底的贸易量经已后劲不继,亦打击到银行去年底至今年的贷款增长。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阮国恒指出,去年上半年银行信贷增长理想,但去到7-10月信贷收缩,11-12月稳定下来。虽然他表明现阶段尚未确定楼市周期出现转变,故不会调整按揭贷款成数,但会密切注视市场变化。

 

金管局数据显示 截至去年9月住宅按揭贷款升幅为8.7%,比前年的7.8%升幅为佳。而拖欠按揭还款比率更由前年的0.03%下降至0.02%,资产质素良好。

 

去年末季楼市明显受到贸易战冲击,但预料按揭贷款业务尽管有放缓的可能,成绩经已比较其他贷款为佳,以贸易融资为例,去年期内出现7.6%的跌幅。由於按揭生意银码比较大,又属於有抵押贷款,银行更可从中物色到优质顾客,对於银行来说是安全度高的生意。

 

政府不大乐意见到银行太过侧重在有关物业的贷款,但按揭终归是风险比较低的生意,银行有物业作抵押比较安心。

 

自从2010年起政府实施额外印花税等「3D辣招」,对於置业人士实行「查家宅」及买卖诸多限制,反而造成买楼如同过三关,显示出他们实力不凡,是超级优质顾客,正是银行所希望争取的理想对象。

 

过去9年政府实施的辣招,将质素未合乎政府要求的买家筛走,令本港楼市更健康,有能力应对不明朗环境。

 

去年11月底本港总存款增加至13.2万亿港元,银行「水浸」十分严重,但贷款市场又疲弱,银行需要想办法「排洪」。按揭既有潜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