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楼价赚息 业主七年得益巨大
日期:2019-02-22
今年差不多是笔者开始为读者撰写文章的7周年,但2012年初摇笔杆不久便劝告读者不要惊怕美国息魔,因为将来的加息幅度将会有限。假如读者当年听信忠告,7年来在楼价上升80%,得到资产增值的同时,更享受了7年的超低息环境,几达25年供楼年期约三成时间,得益丰厚。
参与撰写文章之际,美国经已完成量化宽行动,联邦储备局并提出有意加息。加息消息传遍全球投资市场,不少人立即指出加息将会冲击全球楼市、楼市、汇市,香港亦不能幸免,会被息魔杀到鸡犬不宁。
当年笔者独排众议,指出美国加息不会太多,是有真凭实据并非无的放矢。因为美国进行多次量化宽松,只会造成滥发钞票,但实质上注入实体经济的资金不多,对经济推动有限。自环球金融海啸爆发,美国政府及国民总负债由2008年约50.7万亿美元,大幅增加至2012年的56.6万亿美元,将来债务还会继续大增。
美国整体负债太大,再加息的话只会造成更沉重的债务压力,政府及国民亦吃不消。相信联储局的加息目的是将利率正常化,不想美国联邦基金利率长期徘徊於0-0.25%的超低息环境。将利率正常化是希望藉推高息口,以便日后全球经济有甚麽严重事故之时,能够以减息救市。所以,笔者认为加息幅度应该有限,美国债台高筑亦不可能将息口加至7、80年代的近20厘高息期,全因美国本身亦无力应对超高息。
看通了这一点才会指出美国加息幅度不会多,置业人士可安心落实买楼大计。再者,金融海啸暴露了金融产品的缺点,令许多投资者大失信心,他们宁愿要实在的「砖头」也不想要虚幻的金融产品,所以,很多大城市楼市自2009年初经已拾级而上。
在2012年2月开始的之后7年,本港二手楼价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计算,升幅达到80%,非常和味。但美国的加息行动,空谈了3、4年,要到2015年底才落实第一次,截至去年底,美国加息9次0.25厘,合共2.25厘,将联邦基金利率推高至2.25-2.5厘。不过,加息9次以来,香港只跟随加息1次0.125厘,最优惠利率几乎无上调。本港置业人士在按揭供款方面,所加不多,享受到超低息按揭多年,距离完成供楼目标跨出了大大的一步。美国加息周期进入尾声,置业人士面对息魔压力大减。日前联储局表示对加息保持耐性及放慢缩表,料息口难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