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价指数简介

日期:2010-12-23

今天经济日报D7版,介绍香港三个楼价指数。文章未能清楚解释三个指数的特点,只片面强调临约未必反映楼市实况,实在偏颇。再者,中原城市指数走势图绘画有误,希望能够澄清改正。

 

文章所指「临时买卖合约有不同条款,……未必反映实况」。事实上,临约内的条款都会成为正式买卖合约内的条款,是反映楼市现实。而临约数据并未包含其他途径促成的买卖,这是事实却影响不大。因为绝大部份二手买卖有正式买卖合约,将会包括在中原城市指数CCI范围内。直接签契而不签约的买卖甚少,大部份不是正常市场交易,如部份业权转售,又或直系亲属的交通。

 

据笔者了解,港大的房产指数是根据同一个单位,今次和上次交易的价格比较计算,是物业成交指数的一种,好处是可以剔除不同单位的差异。中原城市指数为每个成份屋苑的所有单位,编制加权指数,按实际成交计算屋苑的调整尺价,以调整尺价计算屋苑市值,再按成份屋苑市值计算指数,工程庞大繁复。差估署楼价指数是以应课差饷租值为加权基础,而应课差饷租值,已考虑到单位面积及质素。 

 

无论港大、差估署或CCI,都是根据土地注册处正式买卖合约计算,有二个月的时差。只有CCL是根据中原促成的交易,以临约内约定的交易日期计算,反映三周前的市况。CCLCCI相关程度达99%CCI与差估署指数的相关度高达98%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