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建屋比例 私楼价更高

日期:2018-05-28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由4.7年大幅度延长至5.1年,有政治团体要求政府修改公私营房屋供应的比例,由64改至73。但这个改动很可能导致私楼价格进一步抽升,令市民更难上车,政府如何应对,必须慎重考虑。

 

房屋署公布最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延长至5.1年,首次突破5年的纪录,创出20003月以来新高,申请轮候公屋数字最新共有27.23万宗。

 

轮候公屋时间由4.7年大踏步至5.1年,称得上是大跃进,升幅比预期为快,不再是0.1年或0.2年的推进,而是一步就0.4年。这个大升幅,令不少申请者不安。

 

一贯以来,政府公私营房屋供应的比例是64,但公屋轮候时间今次大跃进,引致更多政治团体要求政府调整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64更改至73。笔者无意在6473的比例作出争拗,因为轮候公屋时间「入5」确是一个严重问题,政府有需要面对。

 

不过,目前本港私楼的价格经已不菲,许多市民都埋怨愈来愈难「上车」。如果再将公私营房屋供应比例由64调整至73,私楼的供应必然买少见少。后果肯定是只会贵得更上一层楼,楼市升势更急劲,只会导致更多市民无法「上车」望楼兴叹。

 

政府是香港最大的土地供应者,公私营房屋调整只属权宜之计,修改后不管是公营或私营房屋仍不足够,任何修改都会衍生出东歪西倒现象,还是解决不了房屋严重短缺的问题。最根本办法就是大量增加土地起楼,才是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