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公营屋比例令私楼价租升
日期:2018-09-10房委会公布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由5.1年增至5.3年,再创纪录新高。看来公私营房屋比例由目前六四比改为七三比可能性大增,相信会造成私楼价格及租金升势加剧,对劏房租客更不利。
公屋平均轮候时间由5.1年增加至5.3年,不少政治团体要求公私营房屋比例由六四比修订为七三比,显得振振有词,政府作出改动的压力愈来愈大。但调节公私营房屋比例所产生的副作用,各方面必须审谨注意,尽量作出周详考虑,因为帮助到一些人加快上楼,却可能害苦了目前居住於私楼的租客面对更贵租金,劏房户首当其乎冲。
笔者对於调节公私营房屋比例没有立场,只希望政府决策者尽量顾及各方市民的利益,在深入研究之后才作定论,不应单看表面证供。因为所有调节动作也会像服食药物般可能产生副作用,在动手之前多设想补救措施。
土地供应小组主席黄远辉较早之前表示,当年长策会会议上曾讨论「七三比」,忧虑到增加公营房屋比例,会令私楼价格及租金上升,对於中产人士可能辛苦些少,但在劏房户却是百上加斤。
居住在劏房市民,多是财政捉襟见肘,相比居住在私楼的中产财力逊色得多,抵受加租的能力更薄弱。政府在决定调节公私营房屋比例之前,应顾及劏房户处境,不应一味顾着改善公屋上楼时间,而乏略这一群劏房基层市民。
政府是香港最大地主,但在土地供应方面显得进退失据,而且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辟地坐言起行,多路并进,才是增加房屋供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