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贸战 住屋需求不减

日期:2019-05-24

本港置业需求尽管短时间内可能受到中国及美国贸易纠纷升温冲击,楼市只短暂放缓,因为私楼供应终归存在供不应求死结。需要买楼市民应该衡量本身财力足够就要有所行动,居住是生活必须的,单是公屋轮候经已增至长达5.5年,刚需殷切。

 

房委会所公布公屋轮候册数据,维持平均轮候时间为5.5年。团结香港基金较早前发表新一期土地及房屋政策倡议报告表示,未来3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将「登6」,达到6年。

 

政府已经将公私营房屋比例有所调整,由64改为73,换言之,公屋房屋数量应该增加,但公屋轮候却可能由5.5年进入「着6」境地,绝对不容忽视。政府将一些原本是私楼地皮拨往公屋,再将公私营房屋比例由64改为73,显示私楼供应买少见少。

 

政府在土地大辩论结束之后已收到报告,但事隔数月,在开发土地方面未见有甚麽大动作,拉拉扯扯很快又半年过去。「明日大屿」计划及推动公私营合作发展土地的「土地共享先导计划」,看不到有几多实质行动,即是新增土地未见有甚麽着落。但市民在居住方面是必须面对的问题,申请不到公屋便要居住在私楼以至恶劣环境的劏房生活。

 

看看公屋轮候家庭的人龙申请宗数接近27万,上楼时间仍是5.5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表示,现时香港土地供应紧绌,公屋轮候时间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改善。更早前他预期未来几年情况难有大幅改善,政府会尽力而为,承诺提供小量过渡性房屋纾缓轮候情况。

 

稍有财力又未够条件买入私楼的市民,转向认购资助房屋,出现约30万人申请的爆灯场面,变成幸运大抽奖。正好反映市民对居住如何渴望,政府理应加快疏导,因为居住是民生问题,十分重要,属於刻不容缓,政府却反应缓慢。

 

要辩论的经已辩论,政府必尽快行动,大辩论中所提出的各种方案都需要千帆并举,坐言起行才对,继续叹慢板,等候上公屋的市民会鼓噪,购买私楼的市民要付出更高楼价。

 

「明日大屿」兴建人工岛,与发展棕地及私人业权的农地都要耗费大量时间洽商,不可能一蹴即就。政府不应再蹉跎岁月,尽速展开工作,2019年差不多已经失去了接近5个月时间,很快又一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頂部